一个女孩,在她小时父母就外出打工,和奶奶相依为命。上学后,她成绩好,老师喜欢,虽然缺少父母的关爱,她也犹如春雨后的小草,生命顽强充满了勃勃生机。但有一天,她感觉周围开始有了异样的眼光,窃窃的私语。后来她知道父亲有了外遇,偶尔回来的母亲开始变得焦躁,脾气不好。这给她懵懂的生命带来巨大的恐惧和羞耻感。为了掩饰内心的焦虑,她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习上,但她有一天突然口吃。这种口吃一直伴随她长大。

咨询室里,女孩倾诉了多年来的痛苦:

我多么渴望,能像正常那样,顺畅、痛快地说话,哪怕只有一次也好!这感觉就像在荒漠中走得又累又渴,十分渴盼有一口水!

女孩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助和绝望。

提及父母,女孩虽已安然接受当下的一切,但她的潜意识里却一直承受着父亲的羞耻,母亲被抛弃的悲哀,家即将破裂的恐惧,这些都变成了她生命中的阴影,无形中变成了她自己的不好,她外在的好强优秀其实是她对己不够好的掩饰!

 

咨询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有一天,她兴奋地告诉咨询师,某一天,有那么一刻,她在专注做事的时候,突然发现她没有再像过去那样,过分关注她的喉咙,这感觉让她仿佛瞬间得到了解脱,她拼命回味这感觉,甚至想把这感觉包起来,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她觉得世界变得明亮通透,她有想飞的感觉。因为咨询让她开始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父母,理解了成长中所有她投射出去的认知,生命也开始在关系中融合亲近,口吃再也不是她生命成长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可见女孩的口吃并不是病理原因,而是心理原因!口吃在这女孩身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潜意识里期待被肯定、被认可、被关注。

 

当她开始关注自己的时候,好像囚禁她生命的那把沉重的大锁突然打开了,她像是长出了翅膀。生命的自主感化解了她的口吃!



太高的欲望,让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再次形成剧烈的冲突,口吃又回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中断了咨询的女孩又回到了咨询室,而且口吃越来越严重!


在中断咨询的这段时间,女孩得到公司领导的欣赏和重用,周围人脉关系也不断改善,家庭越来越稳定。虽然口吃紧张没有彻底消失,但口吃失去了想被关注认可、需要的意义,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再次产生口吃的原因是领导把一个大的培训项目交给她。正是这个任务触碰到了她潜意识中的又一个创伤。"讲师"唤醒了她童年因为口吃而不能流利朗读的尴尬羞耻带来的创伤!她越是不能流利的朗读,越是想成为一个讲师,曾几何时,她的梦想就是能够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成为一个魅力无限的讲师!


人越是缺什么时,就越是想得到!热切而强烈的渴望,让理想和现实产生的差距产生剧烈的内心冲突,而冲突让女孩再次口吃。


女孩的口吃是有意义的,冲突也是有意义的!


女孩的口吃虽然表现出来的是躯体症状,但实质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女孩成长的环境形成了她好强的性格,是导致内心冲突造成口吃的原因!而造成冲突的是她内心的需要无法表达无法获得。越是想掩饰,越是口吃!语言表达的障碍影响到了生活工作,让她失去自信,失去对自我的把控,失去自身拥有的智慧与美丽,失去对自己的认可。

 

在著名的萨提亚家庭疗法中,冰山理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她把一个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而现实中的我们每个人,看似了解自己,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冰山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那些越是觉得了解自己的人,往往越是骗自己。


案例中的女孩只所以会有这样的内心冲突,是由她的性格决定了的。而她的性格又是由她的出生环境决定了的。一个孩子的情感、认知、行为模式、自尊水平以及经历的创伤性事件对孩子的影响都塑造了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质!

社会像一个无形的网,我们都是在网里生存的人!

 

冲突是本我和超我的抗衡、博弈,是让本我适应社会,得到社会更多认同、认可的约束。超我最早是来源于父母要求!

 

如何化解冲突的方法

 

一、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首先女孩知道了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她了解了自己,也就接纳了自己的不易。她开始知道爱自己,她像母亲爱孩子一样去理解自己的不完美,尊重自己,当一个人接纳自己的时候,也就有了尊严,一个有尊严的人才可以被别人关注,她的老公开始学会照顾孩子,看到她的不容易,工作上给了她更多的支持理解!这一切对她来说,都好比是春风和阳光,她感受到了温暖和抚慰。

 

二、学会多视角的思考,有弹性地转换自己的认知

 

首先理解冲突是正常的,是有益的。每个人都有,在冲突中我们学会选择,在恐惧焦虑中,我们懂得了适应,因为恐惧害怕,让我们想有超神的能力控制自己,控制世界,太强烈的控制感让我们有了冲突!

 

三、如何转换认知?

 

每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一样,认知不一样,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那个女孩想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太想成为自己,反而失去了自己。当她开始关注她讲演的内容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收益,如何让观众听懂,听得明白,她放下了对自己的关注,放下大家会如何评价自己,她便成功了!即使在讲演中还会有些口吃,但她的讲演内容让学员们受益匪浅,赢得赞誉、信任,而这些正是她想获得的,只是通过了另一种方式而已。需要获得了,冲突也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