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作者:由心 发布时间:01-01 08:00 点击咨询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青春期自我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他们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他人的良好反应,体现着自我欣赏的满足感;对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中学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少年儿童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他们认认真真地看待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自我评价中,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非常敏感。


4、有很强的自尊心

他们在收到肯定和赞赏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少年儿童的强烈自尊心时学校和家庭教育不能忽视的客观现实和心理依据。


(二)情绪的变化

1、烦恼增多

(1)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

(2)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

(3)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儿童需要同伴的亲密关系和朋友,如缺乏友谊和同伴交往,他们会产生孤独感;如果未能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他们会陷入被同伴抛弃的孤独和压抑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1、独特自我

独特自我是一种个人的虚构,是一种以个人的意愿作为独立推理体系的模式。将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从而将主观和现实统一于自我,而不理解他人为什么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同。


2、假想观众

假想观众就是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他们关注自己,同时以为别人也都关注着他,都是他的观众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都源于自我体验,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


(四)逆反期

1、逆反期的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3)观念上的碰撞


2、反抗的主要对象

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3、反抗的形式

(1)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发性,自己都难以控制。事后会后悔而平静下来。但再遇矛盾,又会以强烈冲突的方式应对。

(2)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他们不顶撞,对不满的,乃至需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闻,但内心压力很大,充满痛苦,并会将其内化为不良的心境,难以转移。


(五)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引导最重要,最经常面对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是父母。父母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逆反期现象,需要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有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2、父母要正确面对少年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

逆反期是大多数少年都要经历的现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能被动应付。要事先做好思想准备,提前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使关系和谐,做能够平等沟通的朋友,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础。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使他们产生成人感,现实中他们仍是少年,心理发展水平并未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超前。而父母把他们视为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未能认识到“成人感”是他们心理发展中存在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对儿童的认识滞后。一个超前,一个滞后,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就成为双方的矛盾焦点。


4、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正式少年儿童心理上的“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处理好亲子矛盾的关键。对他们的教育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理解他们,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